總是覺得好忙,沒時間陪孩子?給蠟燭兩頭燒的父母:一起問問自己 3 個問題
沒時間陪伴孩子這件事,其實很普遍
你是否也曾經懷疑過自己「太少陪孩子」?在社群媒體上,我們可以看到一些父母花費了大量的時間陪伴孩子,而自己似乎沒有像他們那樣「盡責」。其實,我們觀察到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困擾,甚至因此感到愧疚或焦慮。這時候,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問問自己:沒時間陪伴孩子,可能是什麼原因呢?
先釐清自己沒時間陪伴孩子的原因,我們才能知道如何對症下藥。大多數的父母都是因為「工作」或「家庭」這兩大原因沒時間,像是:
- 長時間工作或常常需要加班
- 從事需要輪班或時間不規律的工作
- 需要照顧長輩或其他家人
- 有經濟壓力的單親或雙薪家庭
問問自己:我可以從什麼地方調整,讓自己有更多時間?
找出原因之後,我們再進一步思考自己可以調整方向,例如:
- 重新評估優先順序:重新檢視生活中每件事情的優先順序,刪減不必要的活動。
- 共同分工:與伴侶或其他家庭成員重新討論分工,共同分擔照顧孩子的責任。
- 善用零碎時間:利用像上學途中或睡前的短短幾分鐘,向孩子傳達愛和關心。
- 限制 3C 使用:減少使用手機或電腦的時間,陪孩子的時候盡量專心。
- 提前計劃親子活動:就算行程很多,也可以透過提前安排預留家庭時間。
問問自己:我可以怎麼調適心裡的愧疚感?
除了具體的改善方式以外,許多父母也曾分享,他們會對於「自己沒時間陪伴孩子」這件事有愧疚感。針對這樣的情緒,有幾個調適心情的方法:
- 接納自己的侷限:理解自己有其他重要責任,沒辦法每件事都做到一百分。
- 重質不重量:即使時間有限,高品質的互動也比長時間陪伴更重要。
- 尋找支持:和伴侶或其他家長交流,分享彼此的感受與經驗。
- 專注在自己給予的部分:每個家長能給孩子的東西不同,也許你給孩子的比自己想得多。
每對父母、每個家庭的生活型態都很不一樣,對於「要花多少時間在孩子身上」也沒有絕對的標準。我們只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盡力做到最好,就已經是給孩子最棒的禮物了 ❤️
我們是 Keedle 籽樂教育
集結教育與醫療專家與資源,打造情緒日常教育支持平台與社群,讓我們的孩子都能夠被了解,家長 / 老師們都有溫暖的支持,一起建立正向環境給孩子適性成長與學習。
追蹤籽樂教育: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keedle.edu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keedle_edu/
- 官網:https://www.keedle.org/
#情緒教育 #教養技巧 #育兒心法 #時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