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課能發出10次以上怪聲的孩子

”該不該帶年紀小、容易吵鬧的孩子到餐廳吃飯或出外旅行?”

現在也出現了很多餐廳或飯店、度假村為了維護消費環境品質,規定”adult only”…等等狀況,

正反兩邊都有人支持與反對,在網路上被熱烈的討論。

當一個孩子時常在不適當的場合發出聲音,該怎麼處理呢?

當孩子還小,大家的接受度可能還算高,

但孩子漸漸長大,

尤其像是有些特殊需求的孩子,外表跟其他國小、國高中生一樣,卻還是在安靜的場合大叫時,

可想而知周圍的人不知道狀況,而產生的各種反應。

今天要分享的是一篇個案實驗研究。

研究對象為一位小學六年級的中度自閉症學生,根據實驗前的調查,最令班上老師與同學困擾的問題就是:他在上課時,常常隨意發出聲音(如大笑、尖叫或發出怪聲等)。

實驗研究中,我們分析了他常常發出聲音的動機及功能,推測80%左右是追求「自我刺激」,以及20%左右是「希望吸引他人的注意」,這時聲音帶給他自己,以及老師、同學們給予的回應,就成為增強的作用,使他長期下來一直有這樣的行為。

為了要去解決這樣的問題,我們設計了幾項介入策略:

(1)自我刺激的替代行為:由於這個孩子有著一條繩子,像是他自己舒壓小物,當上課聽不懂、無聊、分心等狀況,我們請他握著繩子。

(2)老師多給予注意:時常問他問題,眼神看著他上課等。

(3)正向行為支持:跟孩子約定好,如果一堂課發出聲音低於7次以下,下課後就有小獎勵; 兩個星期後可以參加學校的卡拉ok比賽(孩子喜歡唱歌)。

(4)適當環境的配合:同學們配合不發出誇張的大笑或其他怪聲,老師配合不使用嚴厲、大聲的責罵。

實驗結果,在介入的50天,孩子發出怪聲從一堂課13-11次,下降至2-9次。撤除實驗處理後,觀察15天,一堂課約2-4次,減少相當多。

要處理一個已經建立的情緒行為問題, 爸爸媽媽、老師們絕對不可以急,從分析問題的起因、功能,到設計介入策略,以及實驗處理的建立、撤除、維持,可能都要有心理準備將是一場長期抗戰,過程中有時甚至需要測試或重新調整,但是看著孩子努力的改變與成長,最後留下的常常都是感動,與對他的驕傲吧!

(以上摘要並改編自東台灣特殊教育學報第十七期國小普通班自閉症學生行為問題解決之探究,郭又方,林坤燦,林育辰,2015)

閱讀更多文章